1.泻南补北法是什么?
泻南补北法:泻心火、补肾水的治法,又称泻火补水法、滋阴降火法,适用于肾阴不足,心火偏旺,水火不济,心肾不交之证。
2.砂仁归经,功效,主治?
砂仁:性温,味辛,归脾、胃、肾经。
【功效】化湿行气,温中止泻,安胎。
【主治病证】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;脾胃虚寒吐泻;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。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3~6g。入汤剂宜后下。
3.王某,8月3日就诊,因昨日贪凉过食冷饮,吹空调,导致恶寒发热,头重身痛,无汗,腹痛吐泻,胸脘痞闷,舌苔白腻,脉浮。诊断,治法,选方,配伍意义是什么?
诊断:阴暑
治法:祛暑解表,化湿和中。
选方:香薷散
组成:香薷 白扁豆 厚朴 姜汁
配伍意义:本证乃夏月乘凉饮冷,外感风寒,内伤于湿所致。治宜外散肌表之寒湿,内化脾胃之湿滞。方中重用辛温芳香之香薷为君,解表散寒,祛暑化湿,为夏月祛暑解表之要药。厚朴行气除满,燥湿运脾,为臣。白扁豆健脾和中,渗湿消暑,为佐。入酒少许同煎,意在温散,而助药力通达全身。
4.胸痹的诊断要点是什么?
①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,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,甚则痛彻左肩背、咽喉、胃脘部、左上臂内侧等部位,呈反复发作性,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,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。
②常伴有心悸、气短、自汗,甚则喘息不得卧,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,持续不解,汗出肢冷,面色苍白,唇甲青紫,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候,可发生猝死。
③多见于中年以上,常因操劳过度、抑郁恼怒、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而诱发,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