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中医专长难考? 原因有哪些?

一,考试范围那叫一个广,广得就像浩瀚无垠的大海,理论知识、临床技能、最新研究成果都得拿捏住,这知识量就如同高耸入云的大山。就好比要把各种疾病的诊断、治疗、预防弄得门儿清,还得具备临床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,这可都得靠大量的实践积累才行。
二,在报考这事儿上也挺麻烦的。报名材料填写要是不规范,那资格可就容易没了。就像专长综述、医术渊源得把标题列得醒目,病例得是中医标准病历,学习途径不能瞎选,治疗多种疾病的辅助材料得齐全,这些个细节稍微一不留神就得出岔子。
三,不能掉以轻心,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考核的重要性。和我一起考试的有七八十岁的老先生,他们进入考场就是一句话:你抬几个这种病的患者,我这现场给你治,保证一治就好。考核的目的在于你能够用自己的总结把治疗核心、方案、作用方式、全过程表述出来,这样说明你具备了自己的思维。只是治疗,代表的可能是单方的对证,是发明者的思维。如果不对证,其实也是容易产生灾祸的。服务患者的前提是不能增加患者的灾祸。

四,换位思考,作为被考者,考官的思维是什么?是顺应还是对抗,这就是考核核心。考官的全面整体观可能不如你,毕竟他们接受的是中医整体观学习,但是临床作用方式是西化的器官分类治疗。那么出的题一定是以他们的思维出的。包含有西医知识,西化思维,这就是正常的现状。你对抗一定是过不了的。可以换个角度思维,目前的患者久病成医,也会用各种西化思维思考问题,你如何解答也就是如何答题的来源。
五,抓紧临床实践。这个是很多从业者容易忽视的,也是新学者忽略的问题。从业者认为我能治病,就一定有临床经验,但是这时候是口述总结,你要用他们听得明白的语句呈现。呈现不出,如何专业而特长?
新学者特别是报班的人认为我花了钱,请的老师就是做考官的,从考题出发没有任何问题,背诵的滚瓜乱熟。但是搭手便见真章,从你把脉的手轻轻一放,从业时间长的那是轻松自然,新学者往往稍显生硬。回答问题如同标准答案一般,没有你自己的理解,如何提现专长呢?既然你表现出的就是受培训的状态,考官不给你过也就是正常的事了。
所以啊,要是想考中医专长,在知识和报考细节上,思维,实践和答题技巧上可得下大力气。这样才是无为而无不为。